杨柏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黔东南州青年创业就业政策支持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州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创业资金和融资支持”的建议
加大创业资金和融资支持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支持青年等各类群体创业,我州加大创业贷款担保、“青扶贷”等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一是持续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地,按照《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可最高达30万元,对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可最高达400万元。财政部门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2024年来,全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1笔1.695亿元,扶持各类创业群体、小微企业自主创业671户,带动就业2924人。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927.19万元,涉及创业担保贷款7503笔。二是与金融机构深入合作,面向创业青年提供“青扶贷”“农青E贷”“青惠贷”等金融服务产品,可提供一次性50万以内的信用贷款。截至目前,已发放“青扶贷”创业贷款1367笔1.255亿元。
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州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东南府办发〔2024〕2号)第三章第十条“从严控制州级专项资金设立,不得每办理一项工作或开展一项事业都设立一项专项资金,不增设政策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资金”之规定,因在青年创业领域已有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资金、就业补助资金等支持,不再单独设立青年创业基金(资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青扶贷”等青年创业相关资金发放力度,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及时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等政策。不断加大对青年创业就业的资金支持,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青年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二、关于“加大创业政策和减税优惠”的建议
(一)深化减税优惠。延续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让纳税人包括青年创业者享受到政策红利。如:延续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月销售10万元以下免征,3%征收率减按1%征收);提高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延续将企业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出台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重点群体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扣减实缴税款等系列政策。
(二)优化创业环境。一是继续推进企业登记“一窗一网通办”和全程电子化,为青年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登记服务。企业设立线上可通过贵州省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在线办理,线下可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综合窗口统一办理。申请人只需填写一张表格、上传一套材料即可办理完成企业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医保登记、银行开户7个环节实现一日办结、一站式办理、零费用,并免费赠送印章一套。二是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开办餐饮店、企业迁移、个转企)改革。围绕企业需要,持续优化“一件事”办事流程,精简压缩工作材料和办理时限,推动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相互融合,提升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截至2025年4月20日,全州登记经营主体40.52万户,同比增长2.71%。其中:企业82790户,同比增长3.11%;个体工商户314137户,同比增长2.79%。
三、关于“加强创业培训和教育”的建议
(一)加大青年培训力度。鼓励企业以“师带徒”等方式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推动培训与就业无缝衔接,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来,全州人社部门开展16-35岁青年群体培训8610人次、“马兰花”创业培训1408人次。组建“启航导师”队伍,礼聘导师70人,面向大学毕业生、农村青年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培训26场次1200余人次。持续实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领头雁”等培育工程,组织开展电商运营、非遗传承等青年培训12场,覆盖青年500余人次,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20余名。
(二)强化创业意识教育。州内各院校积极构建完善的创业培训体系,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YB创业培训、创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邀请企业家、行业专家和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建议,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市场洞察力。举办创业大赛、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培训和实践活动,让每一位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都能具备扎实的创业基础和实践能力。
四、关于“扩大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助企稳岗支持力度。一是落实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吸纳社会补贴等政策,助企稳岗拓岗。2024年来,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轻单位负担16245.07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266.73万元,惠及企业3211户,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5.35万元,惠及企业274户。兑现企业吸纳社会补贴77.8万元。二是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就业援助月”活动,创新“直播带岗”“云招聘”等,搭建多元招聘平台,线上线下高频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2024年来,累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等招聘活动1313场次,提供招聘岗位60.67万个,服务州内外各类用工企业1.76万户次、群众51.12万人次。三是优化“黔东南苗侗就业通”小程序就业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岗位库”和“求职信息库”,利用大数据匹配求职信息和用工信息并有效推送,提高求职招聘质效,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目前平台吸纳企业入驻0.33万户,求职登记3.8万人,投递简历2万余人次。
(二)强化实习培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州内各院校积极推动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截至目前,凯里学院等3所高校已与37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新增实习实训基地50个,涵盖多个专业领域,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四新”“四化”建设需求,坚持“以产定培、以企定培、以岗定培”为导向,针对青年等劳动力群体,立足本地产业发展、新兴职业及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来,全州人社部门共完成“订单式”“定岗式”技能培训25892人次,实现培训合格即高质量就业创业。
下步,我们将在促进青年就业服务体系上进一步发力,积极营造公平、公开、可预期的创业生态环境,促进青年人高质量充分创业就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