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三强化”夯实社保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黔东南州发挥社会保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强化参保扩面、兑现政策保障、推行暖心服务等措施,实现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待遇享受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加速。
一是强化参保扩面。依托新媒体平台、人社部门官网、“黔东南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社会保险政策。通过加强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采取“数据找人”的方式,保障困难群体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到不重不漏,应保尽保,兜实兜牢脱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民生底线。针对群众最关心的参保“缴费金额多少”“政府补贴多少”“领取待遇多少”等问题,整合基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等力量,通过发放《政策宣传册》《一封信》、“面对面”向群众测算养老金等形式,让群众更加直观感受社保“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激发群众参保积极性。截至今年10月,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48.11万人,其中低保重残等重点人群参保108.43万人。
二是强化政策兑现。认真落实困难群体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等特殊群体代缴50元养老保险费,为重度残疾人代缴100元养老保险费。加强人社、税务、金融机构协作,优化经办服务,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引导参保人员通过“贵州税务”公众号、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渠道及时参保缴费,享受缴费补贴、代缴政策。落实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指导县(市)适时提高县级增发基础养老金标准,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水平。截至今年10月,全州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政策10.38万人,代缴养老保险费668.22万元;全州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66.83万人。
三是强化暖心服务。依托银行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社银一体化”平台,开通社保与合作银行业务专网数据交互通道,打造“社保+金融”服务体系,目前“社银一体化”平台实现57项低风险高频社保业务自助办理。积极推广使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贵州人社”“电子社保卡”等手机端服务程序,推动参保登记、停保、信息变更、待遇资格认证、个人权益查询、养老关系转移等业务“掌上办”“指尖办”。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资格认证专窗,并由专人引导提供贴心服务,针对行动不便或高龄退休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打通社保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参保群众“指尖”自主办理社保业务74.54万笔,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指尖”资格认证70.56万人次,经办人员上门服务31.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