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社银合作推进社保服务下沉基层
黔东南州社保依托金融机构银行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采取“社保+银行”模式,深入推进“社银一体化”建设,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向乡村延伸,为基层群众提供更近更快更便利社保服务。
合理布局“网点下沉”。认真分析、实地调研州内金融机构分布情况,选取群众普遍认可、服务优质规范、合作意愿强烈的服务网点,开展“社银一体化”试点建设。精心规划服务网点布局,突出城乡结合,发挥特色专长,引导金融机构将社银网点向乡(镇)辐射,确保网点分布科学、群众办事便捷。与金融机构签订“社银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明确社保经办机构和金融机构双方责任义务,建立社银合作服务网点运行管理机制,以制度建设推动服务网点规范快速建设。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农信银行、贵州银行、交通银行4家金融机构已有213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上线运行。
社银融合“经办下沉”。深化社保和银行的业务融合,推动高频次、低风险社保经办服务事项纳入合作范围,线上将社保业务融入各银行经办体系,线下将社保卡办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参保登记、参保查询等57项社保业务事项与银行日常服务深度融合,利用银行自助一体机、便携智能终端拓宽服务渠道,把社保经办窗口前移并延伸到群众身边,变“银行柜台”为“社保前台”,推动社保经办业务下沉基层,让群众就近便捷办理社保业务。2023年9月试点建设以来,全州通过“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为群众办理社保业务943笔。
规范提能“服务下沉”。社保经办机构通过宣传解读社保政策规定、派员到点指导帮带、开班专题培训、定期监督检查等方式,加强合作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培训指导,督促其严格执行“社银一体化”服务点建设规范、服务规范、运行管理办法和约束清单,熟悉社保业务和“社银一体化”平台操作,变“银行人员”为“社保经办人员”,为参保群众提供优质“社保+金融”服务。针对高龄、重病、伤残等行动不便人群,组织社保和银行经办人员“送服务”,上门为群众办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卡开办等业务。试点启动以来,全州通过专题培训、派员现场指导等方式,培训“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社银联动上门服务参保群众6000余人次。